必威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新年伊始,各地抢抓农闲的空档期,克服低温影响,加快推进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改造项目,力争在春耕生产前投入使用。(1月8日 央视新闻)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征程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了关键一招,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为大国田丰仓盈筑牢坚实根基。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更新,是提高农田质量和产出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措施,让农田告别了高低不平、肥力不均的旧貌,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例如在湖南沅江,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提升至每亩不低于4000元,不仅完成了农田质量的改造提升,还配套了太阳能杀虫灯、数字化管理系统等新型生产装备,使每亩产能提高10公斤以上。同时,随着农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灌溉、排水、交通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得以顺利推进,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能力,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实现了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增强农田的抗灾能力,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又一重要作用。在面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时,高标准农田往往能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如河南临颍将沟渠整治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突破口,通过加深、拓宽作业,让沟渠的排水量达到原来的三倍以上,实现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彻底解决了低洼农田沟渠“缺、断、浅、堵”等问题,有效提升了农田的防洪排涝能力。在干旱地区,精准的灌溉设施建设则确保了农作物在缺水季节也能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降低了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为粮食安全加上了一道坚实的保险栓。
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代使命。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智能化设备被引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河北邯郸永年区的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开沟埋设伸缩式喷灌管道,利用数字化终端控制喷头进行适量分次灌溉,满足作物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这种智能化的灌溉方式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灌溉效果,是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此外,土壤监测设备、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的应用必威,也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使我国农业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当前,我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多亩,但这只是一个起点。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按照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部署要求,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严格把关,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必威,真正建设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的智能化水平,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绿色、可持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确保大国田丰仓盈,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让我们以“高标准”施“粮”策,在广袤的田野上绘就一幅田丰仓盈的美好画卷,续写农业强国的辉煌篇章。(严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