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3299299

必威多家能源央企明确2023年工作重点:确保能源供应加大科技创新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必威2023年以来,多家能源央企相继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划定2023年工作重点,指出要增强能源保障能力,确保能源安全供应;强化创新驱动,集聚力量推进科技攻关;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积极开拓新领域新赛道。

  日前,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国资委和央企将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乘势而上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切实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国资监管效能,充分发挥基础保障和带动作用,提升服务央企改革发展效果,不断增强和发挥国有资本整体功能作用。

  2023年1月17日,中国石化部署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的重点预探井巴中1HF井,在侏罗系凉高山组河道砂岩储层获日产油126立方米、气5.77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气流,这是该储层首次试获超百方立方米高产稳定油流。2022年12月末,西藏“十四五”期间电力保供重点项目——华能阿里普兰帮仁2万千瓦、昌都江达索日3万千瓦、日喀则仲巴帕羊2万千瓦光伏项目先后全容量并网发电,预计年平均发电量为1.39亿千瓦时,助力改善当地冬季电力供应缺口。

  “我们要把保障能源安全供应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力保电力供应、保民生供热、保煤炭生产,切实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中国华能董事长温枢刚在公司2023年工作会议上表示,2023年,中国华能要坚决扛起能源安全保供责任,保障电力热力安全稳定供应。

  记者梳理,多家能源央企召开的2023年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确保能源安全供应。

  国家能源集团表示,要以煤炭保能源安全必威,以煤电保电力稳定;突出抓实能源保供,在助力能源强国建设上展现新作为。中煤集团表示,要继续加强营销管理,全面提升能源保供能力。中国石油表示,强化增储上产,巩固提升油气新能源板块良好势头。中国石化表示,要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中国海油表示,要着眼提供高质量能源供给,大力推进油气增储上产,打好勘探进攻战、上产攻坚战、重点工程建设主动战。

  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2023年要更好促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增强重要能源资源支撑托底能力,充分发挥基础保障和带动作用,助力促进双循环。扎实做好能源电力保供,确保迎峰度冬期间电力和天然气供应,保障人民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能源资源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其安全稳定供应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表示,要突出国有企业在稳定预期上的社会责任,保证能源供应的量价稳定。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首套快速掘进成套装备成功投用,开创人机高效协同智能掘进新模式。该装备集截割、装载、运输、行走、锚护、喷雾除尘于一体,实现了掘、支、运工序平行作业,具有一次成巷、安全高效、工艺简化三大优势,还可以大幅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成倍增加工作效率。

  科技创新是企业强身之本、动力之源。2023年,越来越多的能源央企把科技创新放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

  中国华能表示,要紧盯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目标,有效发挥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的产学研用协同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科技支撑“双碳”行动上走在前,坚定不移实施“数字华能”“智慧华能”战略,勇当科技创新行业排头兵。

  中国石油表示,加快落实“十四五”及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和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实施方案,打好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快“数智中国石油”建设,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海油强调,要着眼打造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基工程,加强重大项目科研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中国石化表示,锐意提升科技创新实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能源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峡集团表示,强化创新驱动,集聚力量推进科技攻关,加大创新要素投入保障,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培育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强劲动力。

  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指出,2023年要切实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以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为目标深化开放协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保障更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着力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业内人士认为必威,央企集中优势资源、优势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并组建创新联合体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缓解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难题,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的抗冲击能力,增强我国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022年12月26日,中国石油在松辽盆地的CCUS工业化应用取得新进展,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突破43万吨,实现国内最大规模注入,为变“碳”为宝再添新力。同日,吉林油田北湖风电场C2风机启动,中国石油风电项目第一台风机正式并网发电。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首次实现双堆初始满功率运行,为商业化运行打下基础。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从能源央企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部署来看,2023年绿色低碳方面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将进一步加大。

  中国石油表示,要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事业发展,针对性完善新能源管理运行机制,加快实施新材料提速工程。中国海油表示,要着眼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稳健有序推进产业转型,突出规划引领,突出产业培育。三峡集团表示,做大清洁能源业务,精益运行长江干流梯级枢纽,高效推进水电及抽蓄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新能源事业发展,稳健开展国际业务,不断夯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部署。国家能源集团表示,要以多元快速保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

  “我们要以‘双碳’工作为牵引,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以新能源、水电、核电为转型三大支撑,下更大气力抓好大基地开发,服务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温枢刚说。

  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着眼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发挥领头羊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绿色低碳核心技术与基础科学的研发需要市场主体的持续推进,央企在规划、资金与布局等能力上具有较强实力,可以确保技术创新的长期性与协调性。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春运第13天(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615.5万人次,环比增长1%,比2019年同期下降44.8%,比2022年同期增长55.1%。 其中,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95.2万人次,环比增长0.6%,比2019年同期下降12.8%,比2022年同期增长27.6%。…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杜燕飞、李彤)“太感谢了,在我们医药物资吃紧的时候,人民网围绕民生所需,为虞城县捐赠了数台氢氧气雾化机。这饱含了对虞城群众的关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和社会的温暖。…